港口機械設備因長期暴露在高濕度、高鹽霧的海洋環(huán)境中,極易發(fā)生腐蝕。腐蝕不僅會影響設備性能,還可能引發(fā)安全事故。以下是針對港口機械設備腐蝕的處理方法及預防措施:
一、腐蝕程度評估
在處理前,需通過專業(yè)檢測明確腐蝕類型(均勻腐蝕、點蝕、縫隙腐蝕等)和嚴重程度:
目視檢查:觀察表面銹跡、涂層剝落、金屬變薄等現(xiàn)象。
儀器檢測:
超聲波測厚:測量金屬基體剩余厚度,判斷腐蝕深度。
磁粉/滲透探傷:檢測表面及近表面裂紋(因腐蝕可能引發(fā)的結構損傷)。
鹽霧測試:評估現(xiàn)有防護層的耐腐蝕性能。
二、腐蝕處理核心方法
1.表面處理:清除腐蝕產(chǎn)物
機械除銹
噴砂/噴丸:使用石英砂、鋼丸等高速沖擊表面,去除銹層、氧化皮和舊涂層,適用于大型結構(如起重機鋼結構、集裝箱橋吊)。
電動工具打磨:用角磨機、鋼絲輪等處理局部腐蝕,適合狹窄區(qū)域或小型零件(如螺栓、法蘭)。
化學清洗
采用弱酸性溶液(如磷酸)或中性除銹劑溶解銹跡,避免強腐蝕劑損傷基體金屬,處理后需用清水沖洗并干燥。
高壓水射流:利用高壓水流(100-200MPa)沖擊除銹,兼具清洗和表面粗糙化效果,適用于復雜結構。
2.防護層修復:隔絕腐蝕介質(zhì)
涂層體系重構
底漆:選擇防銹性能強的材料,如富鋅底漆(陰極保護作用)、環(huán)氧鐵紅底漆(物理屏障)。
中間漆:增強涂層厚度和附著力,如環(huán)氧云鐵中間漆,可填充表面微孔。
面漆:選用耐候性優(yōu)異的涂料,如聚氨酯面漆、氟碳漆,抵御鹽霧、紫外線和水汽。
施工要點:表面粗糙度達到Sa2.5級(近白級除銹),涂層總厚度≥200μm,分2-3道施工。
熱噴涂金屬層
利用電弧或火焰將鋅、鋁等金屬熔融后噴涂到基體表面,形成厚度50-200μm的防護層,結合強度高,適用于大型設備(如港口鋼樁、起重機臂架)。
襯里防護
對儲罐、管道內(nèi)壁粘貼橡膠板、玻璃鋼(FRP)或聚四氟乙烯(PTFE),隔絕腐蝕性介質(zhì)(如酸、堿、鹽溶液)。
3.結構修復:恢復機械性能
局部補焊與打磨
若金屬局部腐蝕未穿透,清除銹層后采用與母材匹配的焊條補焊,焊后打磨平整并做防腐處理(如涂覆環(huán)氧樹脂)。
更換腐蝕零件
對無法修復的零件(如嚴重腐蝕的齒輪、鏈條、鋼絲繩),直接更換為耐腐蝕材料制品,如不銹鋼、熱鍍鋅件或高分子復合材料零件。
結構加固
對腐蝕減薄的鋼結構(如龍門吊軌道梁),通過焊接加勁肋、外包鋼板等方式增強強度,必要時進行力學驗算。
4.電化學保護:抑制腐蝕反應
犧牲陽極保護
在金屬設備表面連接鋅塊、鋁塊等活潑金屬,使其作為陽極優(yōu)先腐蝕,保護基體金屬(如船舶甲板、水下鋼樁)。
外加電流陰極保護
通過恒電位儀向金屬結構施加陰極電流,使其電位低于腐蝕電位,適用于大型水下設施(如碼頭鋼管樁、儲罐底板)。
三、預防措施:減少腐蝕隱患
1.材料升級
優(yōu)先選用耐候鋼(如Q355NH)、不銹鋼(316L、2205雙相鋼)或熱浸鍍鋅鋼材,從源頭提升耐腐蝕能力。
活動部件(如軸承、銷軸)采用鍍鉻、滲氮等表面處理工藝,提高耐磨性和耐蝕性。
2.環(huán)境控制
清潔維護:定期用淡水沖洗設備表面,清除鹽結晶、油污和粉塵,尤其是法蘭間隙、螺栓孔等易積垢部位。
防潮通風:對封閉結構(如電控箱、齒輪箱)加裝除濕器或通風裝置,降低內(nèi)部濕度。
密封防護:在法蘭、螺栓連接處使用密封膠(如硅酮膠)或纏繞聚四氟乙烯生料帶,防止腐蝕介質(zhì)滲入。
3.定期保養(yǎng)
潤滑管理:對軸承、液壓缸等部位按周期加注潤滑脂(如鋰基脂),形成油膜隔離水汽。
涂層檢查:每年至少一次***檢查涂層完整性,對破損處及時修補,避免腐蝕蔓延。
隱患排查:重點關注焊縫、異種金屬接觸部位(如銅-鋼連接)和長期浸泡區(qū)域,發(fā)現(xiàn)早期腐蝕跡象立即處理。